作品名称:阳光赋能·零碳筑梦——基于低碳技术与全生命周期分析的绿色建筑实践 参赛院校:上海大学 上海美术学院 指导老师:宋一鸣、莫弘之 参赛学员:邓运泽、张旺、孟庆庆、蔡雨露 工程概况:滕州市市民活动中心设计以“阳光赋能、零碳筑梦”为核心理念,围绕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展开,融合地域特色与现代建筑技术,旨在打造兼具文化传承与绿色科技的公共建筑典范。 1. 被动式建筑策略 通过三角形几何布局优化自然采光与通风,最大化光伏面朝向,降低冷、热负荷。外围护结构采用高性能隔热材料和遮阳设计,结合光伏屋顶与垂直绿化,全面减少能耗。 2. 主动式技术措施 项目大面积集成BIPV(建筑光伏一体化)系统于屋顶与南向立面,提供主要电力来源。引入高效能耗管理系统和智能监测技术,进一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,确保运行高效性与可持续性。 3. 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管理 评估建筑从建设到运营的碳排放量,采用可再生能源和循环材料,最大化降低碳足迹,同时探索碳排放权交易机制,助力“零碳建筑”目标的实现。 4. 文化与生态融合 设计中融入滕州传统建筑元素,结合三角形庭院组织公共空间,促进社区互动与文化认同。场地布局植入生态廊道,与周边环境和谐共生,构建绿色开放的城市空间。 本项目符合《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》,通过创新性绿色建筑技术实践,为未来绿色建筑与碳中和目标提供示范性范例。